首页 >企业文化 >文学艺术

03

2011-08

《高效率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学习心得

新闻来源:浏览次数:日期:2011-08-03

《高效率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学习心得

巴新铁路ZH-06标项目部--李勉

很荣幸参加了北大光华《高效率团队的建设和管理》课程的学习。三天的学习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活泼的教学,生动的案例,激烈的讨论让我感受了不一样的学习氛围和北大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何构建一个团队并管理好,使其高效率。课程从理论的角度讲述了团队的概念,团队发展的阶段,团队的激励和领导等内容,同时又结合了诸多的案例、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员消化理解。学习过程中,我时常将课程提出的理论和观点与我所参与过的团队及正在领导的团队进行比较,颇有一些感受。

一、高效率团队成员时刻清楚团队的目标和使命,成员间分享信息和方法,相互扶持完成目标,同时辅助他人完成任务,而不是牺牲他人利益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高效率团队的应有的特征。比较而言,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在很多公司的项目部,技术人员都是大浪淘沙的成长起来。从另外一个层面理解,这种现象反映出那样的管理团队成员间为了自身利益之竞争的残酷,所以也就在很多方面成员间不能互享信息和方法,相互扶持共同完成项目既定的目标。然而我现在领导的项目团队又是一个怎样的团队呢?按照课程练习评分得出的结果说明是正处于发展中的团队。我比较认同这个结果:虽然我的项目部成员很清楚项目部管理的安全质量及成本控制目标,同时项目部也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指导团队成员间的行为,以使其向同一目标努力。但团队成员的相互欣赏,在团队工作的幸福指数以及团队成员完成工作的绩效即成员的自身素质等离高效率团队的原点分数还有一点差距。我想,在下一步团队管理中要着重培养成员的个人素质及团队的集体荣誉感。

二、团队的激励:激励因人而异,了解每一个人的需要;设置奖惩制度,给予实时激励;制定工作目标,调动内在动机;公平分配,奖励团队成员;丰富工作内容,激励内在动机。在内蒙工作的这段时间,我的团队有些成员离开了。我在和他们沟通中了解到,他们离开团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专业不对口,发展前景渺茫;施工环境艰苦,流动性强,居无定所;在公司组织的培训考核中屡次不过关,没有升职提薪的机会等。通过总结,反思,比较,我发现我的团队激励在设置奖惩制度、制定工作目标、公平分配这些方面做的还可以,但激励应了解个人需要及激励内在动机这两点还有不足。比如没能对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想法及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并帮助他们;没能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对培训考核中屡次不过关的人没能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他们提高。这些都是在团队激励过程中做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然而有些激励措施的不足则是公司这个大的团体对成员的未来及愿景规划的不完善形成的。比如对物资和试验等人员的培养和未来职业蓝图的规划目前还比较模糊,不如工程技术人员那么清晰。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培训考核在职称方面可以从技术员到高级工程师逐步定职;在岗位方面可以从技术员、主管、工程部长、总工、项目经理逐步晋升。然而物资、试验人员通过培训考核虽然在职称方面有类似的发展,但津贴和收入普遍偏少;在岗位晋升上更多的只是发展到物资部长或试验室主任这个位置。然而这两个管理部门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三、授权与“领导—部属交换”。项目团队包括各部门之间的部门团队中往往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领导和成员一起忙(乱忙);领导是核心,围绕领导忙(缺授权,完全依赖领导);下属知道如何做,领导只是教练的角色。第三种当然更适合团队的管理。因为授权的好处可以让团队的管理者有更多的时间做他们想要做的和应该做的事,可以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培养下属,提高决策质量和速度,改善上下级关系。很庆幸在2010年以及2011年我领导的由不同成员组成的两个项目管理团队依然能做到团队成员知道如何工作,而我可以用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对他们进行激励考核、约束及纠正。这取决于公司职业化培训及流程宣贯的结果。所谓“领导—部属交换”是指领导和下属之间的互动与交往。这种交换存在两个水平,一种是经济交换,另一种是社会交换。经济水平交换是下属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然后相应的得到应有的报酬,这是低水平的“领导—部属”交换。而高水平的“领导—部属”交换是社会水平的,领导与下属之间交换的一种信任、一种忠诚、一种相互的责任感。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是帮手一个是助手或是“圈外人”和“圈内人”,这里的“圈子”是建立在彼此喜欢、忠诚、尊重、互惠的基础上,而不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人形成的“圈子”。团队中有几个得力的助手或是“圈内人”确实可以让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提高很多。

四、团队需要什么样的领导

认清一个团队需要一个什么类型的领导很重要,处在事业不同时期的团队需要不同类型的领导风格。课程阐述了领导的六个维度和四个风格,可以让团队的领导对应去描述自己是什么类型的领导。然而我更在意的是作为领导应该具备哪些魅力来影响下属,使下属的业绩和工作满意度提高。课程也阐述了增强影响力的六个技巧(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短缺),虽然很简练,但是并不是一时能理解和改变的,需要自己多学习,多读、多思考、多实践才能慢慢领会到其中的道理。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仅是学法,练术更重要是悟道。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不断的研究、总结、领悟,才能真正掌握管理的真谛,才能将高效率的团队建设和管理好。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文/李勉)

推荐阅读